超硬材料制品行業發展及趨勢預測分析
發布時間:
2014-03-10 13:50
超硬材料制品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超硬材料是指以金剛石為代表的具有很高硬度物質的總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一般把以金剛石和硬度接近于金剛石的材料做主要原材料的生產企業納入其管理范疇。
超硬材料制品是指以金剛石或其它超硬材料為磨料,借助于結合劑或其它輔助材料,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狀、性能和用途的產品。超硬材料制品按結合劑種類主要可分為金屬結合劑制品、陶瓷結合劑制品、高分子(樹脂、橡膠)結合劑制品。超硬材料制品的應用方面概括起來包括兩大領域:
一是硬脆材料加工領域,主要指建筑陶瓷、石材、鋼筋混凝土建筑材料、寶石、耐火材料、玻璃、石油開采、地質鉆探等硬脆材料加工領域;
二是各種機械精密加工領域,主要指家電、汽車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精密加工領域。
超硬材料制品的出現使得以前只能依靠繁重的手工勞動、低效率加工硬脆材料的方式成為歷史,代之以機電一體化的現代先進加工方式,其加工效率得以實現大幅提高,超硬材料制品在建筑陶瓷、石材、鋼筋混凝土等硬脆材料加工領域是目前最有效的工具。
隨著超硬材料制品技術發展,其可加工的對象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已知材料,大大提高了各種機械精密加工領域的加工效率、加工質量,尤其是作為高速、精密、數控、微細加工等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精密加工領域,超硬材料制品已經成為現代工業不可替代的基礎裝備工具之一。
全球超硬材料制品生產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建筑陶瓷、石材等領域加工工具制造水平最高的是意大利,磨削切削類工具以日本、德國、美國及韓國制造水平為高,這些國家磨削工具正快速向超硬材料制品轉化,其它磨具用量已在逐年減少。由于超硬材料制品具有高效、節能、壽命長、環境友好的突出特點,其效率和壽命比傳統工具高數十倍。
我國的超硬材料制品行業起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此之前,金剛石鋸片等超硬材料制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八十年代全國各地興起了大批以生產小直徑金剛石鋸片為主的生產企業,九十年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我國超硬材料制品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完整工業體系,包括配套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設備供應體系、輔助材料體系和市場體系,已經能夠生產出基本滿足各行業發展所需的超硬材料制品,每年還有大量產品出口,尤其在中低端產品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但在高端產品制造和技術水平上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超硬材料的獨特性能得到不斷的開發利用,超硬材料制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十年來,全球超硬材料及制品以高出經濟增長三倍以上的速度發展,是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隨著原材料制備、新型結合劑、專用生產設備、
檢測儀器等技術的不斷完善,超硬材料制品的制造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新品種不斷涌現,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在新型建筑陶瓷、汽車、家電、計算機、微電子、光電子、通訊等產業領域得到更多的應用,市場需求更加旺盛,市場容量不斷增大。隨著世界制造業中心向中國的轉移,我國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在未來10 年中將會得到迅速發展,不但產量將躍居世界前列,而且技術水平也將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工具應用領域的拓寬,國際超硬材料制品行業發展迅速,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應用于新型的高技術超硬材料制品。現階段,我國金屬結合劑金剛石工具生產企業中大多數還是使用第一階段技術,少數企業使用第二階段技術,個別企業使用第三階段技術。因此目前中國生產金屬結合劑金剛石工具的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有能力生產中高端的產品。
超硬材料制品不僅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國民經濟基礎產業,而且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汽車、電子、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國家支柱產業的精密加工。例如,金剛石表面金屬化技術的應用使金剛石工具的切削性能和壽命大大提高,逐步成為加工汽車發動機、航天發動機和信息產業專用材料等精密零部件的主力工具;金剛石繩鋸的開發與應用,引領石材開采與加工技術的進步;磨削速度超過300 米/秒的高速高精高效陶瓷CBN 砂輪、高精度端面磨盤、超精超薄集成電路及信息產業用微切割砂輪、固結金剛石線鋸為代表的新型高技術超硬材料制品不斷出現,為超硬材料制品行業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超硬材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中顯示:2012年我國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73億元,預計到2015年我國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680億元。
2010-2015年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