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航:標準法規的制定要符合國情
發布時間:
2013-12-23 10:26
“下一階段,我們的標準法規要努力推動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盡快把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放到標準里去,設上一個門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12月5日召開的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大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趙航直言,標準法規的提升和進步要依托我們掌握的技術和我們能提供的配套產品。“如果我們沒有(技術和產品),卻要一味拔高的話,這些企業要么會作假,要么只能高價去買別人的東西。所以我國主管標準法規的政府部門,還是要根據國情、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技術進步的不同階段,提出略高于這個階段的標準,至少讓大家跳一跳能夠得到。如果跳一跳也摸不到的話,大家可能連跳也不跳了。”趙航說。
這也是趙航一直反對我國在汽車排放標準方面快速推進的原因。他舉例說明:“比如,柴油車國三標準要用的高壓共軌技術,幾乎被博世壟斷,新標準一實施,它的價格馬上就提上去了,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實際上,排放從歐Ⅱ到歐Ⅳ,實施的都不是特別好。現在去市場上抽查幾輛車,能達到歐Ⅱ就不錯了。”
近年來,我國汽車標準化領域已建立起種類齊全、標準技術水平較為先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標準體系。 
以電動車的標準化工作為例,也已從最初的學習、轉化國外標準逐步轉向自主制定標準。“目前,我國共發布電動汽車相關標準63項,包括國家標準,汽車行業標準、能源行業標準,囊括了電動汽車的整車標準,基礎通用標準,關鍵零部件、充電設施標準等,初步構建了電動汽車標準體系框架。”趙航介紹說。
在安全方面,趙航告訴記者,我國的乘用車安全標準體系已逐漸與國際接軌,主動安全標準34項,被動安全標準29項,一般安全標準28項,乘用車安全強制性標準各項指標要求基本與發達國家一致。目前,融合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技術的汽車安全技術一體化研究、以智能交通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化駕駛輔助系統及預碰撞安全技術、應用更先進的智能型傳感器、電控單元、控制策略、計算機網絡、雷達、移動通訊技術的汽車安全電子化技術,正成為研究和討論的熱點,趙航透露,與此相關標準的前期研究已經展開,汽車安全標準法規體系將不斷完善。
趙航指出,在汽車節能標準領域,今后還將著手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典型行駛工況等基礎標準,繼續優化完善汽車燃料消耗量實驗管理方法標準,持續加嚴燃料消耗限值標準,并將新能源汽車能耗納入節能管理,以技術標準為中心,逐步建立包括標準、行政管理制度、財稅措施在內的汽車節能綜合管理體制。 
與此同時,趙航強調,不僅要加強新車的標準法規,還要通過標準去管理在用車。“再過1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可能超過3億輛。隨著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報廢及零部件的回收,包括回收后如何再制造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積極制定相關標準、法規十分必要。”
據了解,汽車產品資源再利用是一個新興領域,內容涉及汽車的設計、生產、材料、標識、有害物質的禁用期限、分類回收體系的建立等,標準與整車領域、非金屬材料領域、發動機、變速器等各個領域標準交叉較多,協調內容較大。趙航透露,目前該領域共涉及標準37項,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加強汽車禁限用物質試驗方法標準、資源回收利用計算方法標準和汽車零部件產品再制造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制定。
“做大做強,標準先強。汽車行業應緊緊圍繞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資源再利用、排放環保、汽車安全、關鍵零部件等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加強標準法規建立,加強和完善標準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加強重點領域和基礎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積極發揮標準法規在汽車工業轉型升級中的技術引領作用。”趙航總結說。(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