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向強盛的中國齒輪行業
發布時間:
2020-01-03 08:48
——過去30年與未來30年
石照耀 北京工業大學 教授
過去三十年,中國齒輪行業歷經了三個增長周期,其產業規模已處于世界首位;未來三十年,中國齒輪行業仍有三次穩健增長,健步走向強盛的中國齒輪行業終將引領世界齒輪行業的發展。
1 中國齒輪行業的過去三十年
1.1 基本事實
1)齒輪是量大面廣的關鍵基礎零部件,應用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2)齒輪是機械工業中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
3)齒輪行業已成為中國機械基礎件中規模最大的行業。2018年全國齒輪行業的產值2600多億,傲居世界首位。
4)目前,全國齒輪企業近5000家,骨干齒輪企業300多家,年銷售億元以上有200多家,超過20億的有一批,其中3家過了100億。幾家大型國企是行業中堅,民營企業已成為市場主力。
5)目前,汽車手動變速器(含重、中、輕、微、轎),車輛驅動橋、輪邊減速機,工程機械變速箱,大、中型農機變速的傳動,摩托車齒輪,完全立足國內生產。各類汽車自動變速器(AT、AMT、DCT、CVT)已全面量產。在中小功率工業通用齒輪箱領域,產品系列化、模塊化、質量與技術水平有了長足進步,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水平,形成了與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在高速重載齒輪箱方面,通過早期的技術引進、消化再到創新,已具備了為我國大型成套裝備配套與船舶工業進行配套的能力。精密齒輪箱、重載專用齒輪箱還有許多短板,走向成熟的路還較長。風電齒輪箱和高鐵齒輪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市場需求。在特殊、專用齒輪傳動方面,如非圓齒輪、塑料齒輪、粉末冶金齒輪、小模數齒輪等,有特色的企業大批涌現,一些龍頭企業正在加速形成中。在微小齒輪和微型齒輪傳動系統方面,實現了高質、高效、巨量生產,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1.2 三個增長周期
過去三十年,中國齒輪行業快速發展,經歷了三個增長周期。
1)第一個增長周期:1990年始,以摩托車齒輪大批量生產為標志,全國齒輪行業產值從20多個億增長到近200億。這時期的齒輪裝備以傳統的機械裝備為主。
2)第二個增長周期:2001年始,加入WTO后汽車齒輪的爆發,全國齒輪行業產值從近200億增長到近1000億。這是齒輪裝備全面數控化時期。
3)第三個增長周期:2008年始,風電、工程機械等重工業起飛對齒輪大量需求,全國齒輪行業產值從近1000億增長到近2000億。這是齒輪行業技術全面提升時期。
4)2015-2017年中國齒輪行業處于徘徊階段,行業產值不升反降,但應該說,這三年也是齒輪行業實實在在推進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成果爆發的三年。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上的全面突破,產品質量的提升,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的契機,我國齒輪行業從2018年又進入了第四個增長周期。
1.3 行業評價
1)已成為齒輪制造大國;
2)齒輪企業全面融入了世界配套體系中;
3)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完整的產業體系,覆蓋了齒輪產品的全領域;
4)出現了5個產業聚集區:長三角、東北、渤海灣、重慶-西安、珠三角;
5)產品檔次上,已歷史性地實現了從低端向中端的轉變,已出現一定高端產品和一些知名品牌;
6)技術來源:得益于引進、消化、再創新,是在摸索、消化當中提升;
7)齒輪技術創新體系和齒輪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形成;
8)齒輪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完善。
1.4 齒輪行業發展的根本原因
1)改革開放的大政策環境;
2)工業化過程的巨大需求;
3)市場化過程的內在推動力(各種所有制企業的成長);
4)全球化過程的機會(市場、技術、管理、人才、品牌等)。
2 中國齒輪行業的未來三十年:智能時代,齒輪天地
很難預測未來三十年中國齒輪行業的發展,正如過去沒有人預測中國齒輪行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坦白說,世界對中國的表現感到驚訝。把握宏觀趨勢是預測未來的不二法門,而確定性決定趨勢。
2.1 未來發展具有確定性的原因
1)“兩個一百年”的國家戰略。到建國一百年正好還有三十年;
2)中國全面現代化的推進。從工業化到全面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
3)《中國制造2025》的三步走戰略;
4)第四次工業革命和AI時代對齒輪的新需求;
5)現有齒輪產業規模的內在增長慣性和擴張沖動。
2.2 齒輪行業新概念
1)新概念:民生齒輪
“齒輪”傳統分類:車輛齒輪和工業齒輪。
齒輪的產業特點:車輛齒輪品種少、批量大,約占2/3;
工業齒輪品種多、批量小,約占1/3
“齒輪”新分類:車輛齒輪、工業齒輪和民生齒輪。
民生齒輪的特點:量大、性價比高。
2)齒輪內涵的擴展:齒輪---齒輪裝置---齒輪系統---智能傳動系統。
2.3 現在和未來的三個增長周期
1)目前中國齒輪行業處在第四個增長周期中,是補短板、總體上“跟跑、并跑”、產業升級階段。產值3000億!
中國齒輪行業的短板還很多!補短板,產業升級,替代進口,有300億的市場。
三個增長領域:國產自動變速器、精密和微小減速器、軌道交通齒輪箱。
特點:自主創新成為了主旋律,是基于自我技術的發展。
發展主要體現在綜合性,不是依靠單要素,體現了一個企業多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的發展,涉及到技術、裝備、人才、管理等諸多方面。
齒輪行業重新洗牌提供了機會,新的龍頭企業會脫穎而出,一些吃老本的企業將失去發展機會,甚至被迫黯然離場。
2)第五個增長周期:2025年始,至2035,“并跑、領跑”階段。產值5000億!
3)第六個增長周期:2035年始,至2049,“全面領跑”階段。產值8000億!
2.4 增長點
孫正義《下一個30年將發生什么》:“物聯網的市場,到了2035年,規模將比現在大1億倍,那么你說,什么是未來?”
請看:
1)物聯網的末端執行器就是“控制+電機+減速器”構成的智能傳動系統,海量市場!
2)智能家居為例:一臺掃地機器人有4-6個齒輪減速器,中國有4億多家庭,其市場?
3)以智能手機為例:每年2億部手機,其傳動系統的需求是?
4)以自動系鞋帶的鞋為例,每年5億雙鞋,其市場?
5)未來各類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全球人口總數,其智能關節減速器的市場?
………………
智能時代,齒輪機會,齒輪天地,齒輪天下!
民生齒輪和智能傳動系統是主要增長領域!
2.5 幾個觀點
1)齒輪市場全球一體化將更加充分,未來的競爭主要是國際競爭。
2)核心競爭力要放眼全球,學習對象應盯緊德國和日本。
3)同質競爭將越過國界成為全球性問題,低端產業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等國家是必然趨勢。
4)有特色、差異化、不可替代,將是大多數中國齒輪企業未來發展的基調。價格必須建立在質量之上,粗制濫造拚價格的齒輪企業必將是死路一條!
5)標準將大大加強。精細生產、嚴格執行標準,將是中國齒輪行業的共同行為。
6)相關短板在2035年前仍將制約中國齒輪行業:設計分析、仿真等軟件;高端齒輪裝備;材料及其熱處理技術;試驗技術與方法;潤滑油等。
2.6 化趨勢為現實
當一個人既聰明又勤奮時,他才能把握住機會。因此,創新能力是中國齒輪行業未來的關鍵,未來發展的杠桿是“附加智能”,在這場面對未來的比賽中,中國齒輪行業準備好了嗎?
重要的是轉變思維:制造市場,然后才能引領市場;做前瞻性的技術和產品,領跑就是做前瞻性,只有“前瞻”才能領跑。
2.7 放飛我們的想象
再過30年,中國齒輪行業產值達8000億;有2家中國齒輪企業產值過1000億,成為世界齒輪行業的航空母艦! 齒輪強國,全面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總體上技術領先世界。
中國齒輪行業將在2049年實現既定發展目標,我對此毫不懷疑。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