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鋼鐵利潤下滑 行業進入虧損時代
發布時間:
2014-09-12 16:19
導讀:中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正在面臨調整。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出現下降,實現利潤降幅較大的行業為鋼鐵、石化、施工房地產、機械等。
1~2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635億元,同比下降10.9%。中央企業(包括中央管理企業和部門所屬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19.7億元,同比下降11.5%。其中,中央管理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06.1億元,同比下降19.8%。地方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15.3億元,同比下降10%。
形成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速減緩和成本費用進一步提高。財政部的數據顯示,1~2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75020.6億元,同比增長9.9%。而去年1~2月份,這一增速為26.4%;去年全年,這一增速為21.5%。
在鋼鐵、房地產、機械等行業,生意比去年難做。鋼鐵業目前已經陷入全行業虧損。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共計23.21億元,而2011年同期則盈利79.1億元。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此前就表態,中國鋼鐵業已從全行業“微利狀態”進入“虧損狀態”。
這也意味著,包括鋼鐵在內的行業已經到了壓縮產能的關鍵時期。但遺憾的是,鋼鐵行業的調整可能來得太晚,或者說欠缺主動性。同當年同樣出現產能過剩的水泥行業相比,鋼鐵業內缺乏領軍調整的人物和企業,也沒有一座有效橋梁將國有大型鋼廠和小型鋼鐵企業聯系起來實現有序調整而不是單向退出或“大吃小”。
在企業成本方面,今年1~2月份,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為71819.6億元,同比增長16.9%。盡管增速下滑,但延續了去年以來的成本催漲的狀況。
前兩月,中國的通脹形勢已經緩解。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創下2010年1月以來的最低。在此情況下,企業亦急盼融資環境和融資成本能夠得到改善。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從央行相關人士在兩會期間回答記者提問中已表現出貨幣政策穩中有松的信號。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仍有非常大空間,預計上半年會有3次下調。利率市場化會繼續向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硬約束是今后重點,但考慮到負利率時間已然過長,實際貸款利率已經遠超基準利率,短期下調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