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杰出質量人獎揭曉
發布時間:
2014-01-13 10:18
2013年“中國杰出質量人”獎項日前在京揭曉。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偉忠,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唐修國等十位在質量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獲此殊榮。
中國質量協會會長賈福興表示,促進中國制造升級,既是企業的主體責任,也是實現永續經營的前提。據介紹,今年獲評的“杰出質量人”中,既有致力于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人士,也有挑戰火電業節能減排極限的先鋒人物。
  曾經就職于日本小松公司的三一集團副總裁蔣之春,對于質量管理之道有著更加深切的體會。在回答記者關于“質量意味著什么”的提問時,蔣之春坦言,質量對于三一而言意味著生存,也是三一的立足之道,它以產品可靠性作為基礎。
  “迄今為止,豐田生產方式被公認為是最先進的一種管理方式,三一在其自動化、準時化特征的基礎上,新加入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從而使豐田生產方式具有了中國企業自身的特色。”蔣之春表示。
  據介紹,三一生產方式(以下簡稱SPS)就是精益生產在三一的具體實踐,它遵循精益的基本原則,適用于以離散型技能密集制造為特征的制造業,以圖紙到產品實現為目的,追求高品質、低成本和準時交貨。
  談及當前中國制造企業科學質量管理的現狀,蔣之春表示,盡管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但無論是產品先進性,還是可靠性,中國制造企業還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中國制造企業決不能固步自封,必須持續追求卓越。
  在學習借鑒小松、卡特、五十鈴等國外企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三一從最細小的事情做起,創立了“五步卓越”法,即實現標準化———使不良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制造不良品———生產不出不良品———企業成熟度日臻完善。
  蔣之春直言,目前三一正處于不制造不良品的階段,接下來將在精益生產的基礎上,融入信息化技術,實現數字化制造,最終在2018年之后實現質量管理的終極目標,即通過自我診斷,融入卓越績效模式,達到企業上下步調完全一致的境界。(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
        
微信公眾平臺